布拉格 – Le Pont (2005)
2002年发布第一张小样唱片之后,布拉格成员各奔东西,分布在伦敦,纽约,上海。继续求学或者工作。
三年之后,我们从各自的工作中抽出身,在上海汇合。
7月前后总共聚集了大约15个工作日,用来写曲/排练/录音。一共录了8个曲子,唱片定名《Le Pont》(桥)。
录制完成之后,我们还和戈多乐队一起,在上海的Ark,一起做了专场演出。2006年,我们还在北京的两个好朋友,做了05年专辑的演出。
这张专辑中的部分曲目,后来被艺术家曹斐用于她的录像作品《i Mirror 我 镜》配乐。
“Le Pont”曲目:
1. Ocean Split
2. Balcony
3. Empty Room Waltz
4. Eloge
5. Nebula E0406
6. Matsa
7. Shalan
喷农药 2009-04-15 15:15:51
对比乐队的第一张专辑”Printemp”, “Le Pont”有了长足的进步, 足以让人对Prague的音乐意识和实力刮目相看。老实说, 虽然”Le Pont”专辑整体不俗, 但头三首亦未显风范。第一首Ocean Split中规中矩; 第二首Balcony即兴感强烈, 但也比较杂乱; 第三首Empty Room Waltz节奏有趣, 但音乐和后摇没多大关系。等到了第四首Eloge, “Le Pont”的魅力才开始一点点绽放开来。Eloge中的一冷一热的对比让人印象深刻. 钢琴把自身从三大件中抽离出来, 无论那边如何热闹, 它依然维持着冷眼旁观的姿态。用张道洽咏梅”不随千卉艳,独负一身清”的诗句来形容Eloge中的钢琴, 正是恰到好处。可惜Eloge的编曲略显臃肿, 冗长的铺垫和刻意的留尾分散了听者的注意力。如果只截取05:45至11:45的精华段落, 小巧的体积或会让Eloge更为出彩。接下来的Nebule E0406和Matsa, 个人认为是这张专辑最出彩的作品, 尤其是Nebule E0406。在Nebule E0406中, 音乐一起呵成, 绚丽非凡。Prague从沉缓中起步, 一路克制着爆发的欲望, 直至那一瞬畅快淋漓的甜美之后, 又心甘情愿地回归沉寂. Matsa有大气而完整的结构, 当你经历过星星点点的开头, 舒缓的过渡及尾段横扫千军的吉它音墙, 听觉会被起伏绵延的声浪摄住, 不得动弹。最后一首Shalan, 用模拟手风琴音色的键盘配合手鼓, 意外地带来几许东欧的气息。但和第三首Empty Room Waltz一样, 音乐和后摇没多大关系。但无论怎么说, “Le Pont”也绝对是一张优秀的后摇专辑, 尤其是有Nebule E0406这样的作品坐阵。用很烂俗的语句来形容”Le Pont”, 就是”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”。如果”Le Pont”是舶来品, 想必追捧者颇丰; 可惜”Le Pont”是中国制造, 而Prague也深得低调的真粹, 那么, 它/他们的优秀是注定要被埋没的。
… 2012-04-24 17:43:56
每年夏天听一遍 闷热的雷雨天
二月兵队 2013-02-14 18:55:15
在親戚家也不能停止聽布拉格!
冷酷到底 2014-04-16 20:12:12
那年老子4岁。
野人上树 2014-11-24 02:20:47
复旦十几年前的乐队,在当时也算很相当超前了吧。成立于1998年,和甜梅号同年,比惘闻还早一年。作品完全不逊色,特别是后面情绪起来之后感觉很到位。
叽歪 2021-03-25 13:45:09
朋友今日去UCCA看曹斐的展,在whose utopia里录了一首曲子给我,我从图书馆走去食堂的路上点开,边走边听,脚步不自觉放缓。沿着这首empty room waltz找到这张专辑,发现乐队成员都是校友,吉他手甚至是院友,做的是我感兴趣的城市声响和声音艺术,太神奇的际遇了。听专辑的时候很想认识乐队成员,可惜中间隔了整整20年,只能说一句,好天才。